Amelia Chambers 於 17 年前加入慧諮的線上學習團隊,訓練用戶使用我們的旗艦軟體 CargoWise。經過短暫的貨運代理工作後,Amelia 回到了慧諮,她說自己感覺像是「回家」。
Amelia 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心理健康倡導者和心理疾病急救成員,她認為我們需要將對話正常化,以打破成見。藉由在 9 月 8 日星期四舉辦的「R U OK?日」的機會,我們和 Amelia Chambers 暢談,傾聽她的個人心理疾病歷程、強化心理健康的策略,以及她深信透過正常對話來克服成見的重要性。
可否分享您的職業歷程?
我在紐西蘭奧克蘭工作,在慧諮工作了兩段時期,前後共約 15 年。這兩段時期中間隔了兩年,我在這兩年的時間回到貨運代理和海關領域,但我發覺我不太喜歡,我想回到我熱衷的專業,那就是學習和發展。
我喜歡與人共事並教導他們新事物,這點很適合教導用戶使用我們的軟體,這也是我在慧諮的絕大部分工作職涯。在進入線上學習團隊之前,我原本前往客戶站點提供現場產品培訓;最近,我才剛轉入了慧諮學院團隊。
在我離開公司時,當時的經理告訴我:「若想回來,只要告訴我們一聲」,於是我就這麼做了,就像回家一樣。我不認為很多人會像我一樣會在一家公司待這麼久,或者回到舊公司而不希望有所貢獻。慧諮就像一個大家庭,每個人在很棒的環境中和優秀的人共事,同時有許多的發展機會,所以回來這裡對我來說再自然不過,我知道我不會再離開。
您熱衷投入於提高心理疾病意識並消除錯誤成見,這對您為什麼很重要?
對許多人來說,當一提到心理疾病時,普遍的回答是,這是一個不該談論的話題。在我的家庭,總是有人有心理健康問題,所以我知道每個人的應對方式有所不同。我學到的是,儘管這個話題很棘手,我們還是需要去談論它。
在與家人共同經歷一段歷程並且走出黑暗之後,我意識到還有很多事情我尚未了解。因此,我決定修讀心理健康急救課程,這是可以學習的急救課程中最棒的一個。
培訓課程可協助您識別其他人的警訊,並學習如何進行基本對話,以及與人討論棘手的主題。我和許多參與課程的人一樣,身邊曾遇到遭遇心理疾病的人,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參與這個課程的原因。那是我向前躍進的一大步,我發現我每天都在應用這些技能。
您可以分享一些關於自己的心理疾病的歷程嗎?
我是一個能力優越、表現傑出的個人,我的人生道路也經歷起起伏伏。我總是積極活躍,無論是工作、擔任志工、擔任籃網球裁判,或是照顧我的家人。我有兩個孩子,分別是 18 歲和 26 歲,同時我也在照顧我年長的父母。所有責任堆積如山,但當時看來似乎微不足道。
大約兩年前,我在擔任裁判時發生了意外,遭受了相當嚴重的腦震盪。我有一段時間無法工作,甚至無法與人正常交談或開車。突然,我從一個表現傑出的員工,變成了無法維持兩分鐘專注力的員工。這其實成為我的人生轉折點。所有的責任排山倒海而來,我終於再也無法應付了。
我每天哭泣,下不了床,因為我沒有任何精力或注意力,也無法前往任何地方。我被禁止開車或繼續規律的健身運動,這是代表我個人身分識別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我開始思考,到底所為何來?
有一天我一覺醒來,意識到我才是那個受困於心理健康的人。由於受過心理疾病急救培訓,我辨識出自己無法應付壓力,而且急需他人幫忙。於是,我緊急地和醫生約診,結果被診斷出患有臨床憂鬱症。
有哪些方法幫助您恢復心理健康?
我開始定期與心理醫生進行療程,對我真的很有幫助。一開始是每週一次,然後是每兩周,現在只是每當我感覺需要幫助的時候。我發現最棒的是,和一個不認識自己、且必須為我保密的人談論問題十分容易。
我每天服用憂鬱症藥物,我一點也不覺得羞慚,因為當我忘記服藥時,我能察覺其中差異。如果您曾經骨折,可能會使用石膏來支撐,或者若是頭痛,就服用止痛藥。所以,服用憂鬱症藥物對症下藥沒有什麼不同。
學會說不,對我也很有幫助。對於我這個總是說好的人來說,這很有難度,但我學會放手,並在需要的時候勇敢求助。搭飛機的時候,我們被提醒要幫助他人以前,自己得先戴好氧氣面罩,這在維護心理健康方面也是如此。自己在生病的情況下,是無法幫助他人的。
我的健身習慣對我來說非常重要,我很少超過兩天以上沒有體能活動。我很幸運地住在奧克蘭植物園附近,我可以每天去散步、跑步或騎自行車。僅需散步 20 分鐘,對於放空頭腦來說卻有極大的幫助。我每天都使用 Calm 小程式進行冥想,這對我的幫助巨大。
您在慧諮如何應對自己的心理疾病歷程?
當憂鬱症初次發作時,我很幸運因為我的經理和我一起工作多年,所以我直接打電話告訴他「我必須告訴您一件事,因為這可能影響我的工作。」 他非常支持我,告訴我慢慢來,並且調整我的工作或時間表。
當我最近加入慧諮學院團隊時,到轉調之前我尚未告訴新的經理我的情況。但我更換了藥物,也是幫助我勇於直言的催化劑,因為我知道我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調適。
一些親近的同事都知道我的狀況,但還有很大群人並不知道。我不介意別人知道我的狀況,因為這正是將問題正常化的方式。如果透過我的一點點痛苦,可以幫助別人正視這個議題,那麼我欣然接受。
為什麼分享您的故事對您來說很重要?
在澳洲,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有心理障礙,涉及的範圍廣泛。其中可能是焦慮症、憂鬱症、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其他心理障礙,而在紐西蘭,數字十分相似,約是六分之一。
也就是說,每個家庭裡會有一個人陷入掙扎。慧諮雪梨辦公室的規模有超過五百人,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正遭受心理疾病的困擾。
我很幸運,我的孩子們讓我感到踏實,並激勵了我必須積極地尋求幫助。因此,這也讓我與他人分享我的心路歷程,實際上也很正常。
我最年幼的孩子是跨性別者,目前正轉變為女性身份,這也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個挑戰。雖然有時我把代名詞弄混了被糾正,但她知道我在這段學習之路非常努力。我的職責是確保她快樂和自在,但由於這個改變,也看到了世界上很多的醜惡面,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擔憂之一。但她很開心,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。
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提高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認知,並幫助消除成見?
學習辨識徵兆並提出正確的問題。在最黑暗的日子裡,我的孩子知道我正在經歷一些難關。他們時常問我好不好,但是身為父母,我通常回答我沒事,但顯然他們知道我並不好。
我在訓練課程中學到的一件事,就是要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問這個問題,與其問人好不好,可以具體地問「我看出您今天似乎有些困擾,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?」 或「今天可以給予您什麼有用的幫助嗎?」
我們需要每個人彼此進行這個對話,並且不帶任何批判地詢問這個艱難的問題。R U OK? 是一個很棒的組織,他們的網站上有許多資源,教您如何辨識警示跡象,以及如何靠近您認為可能遭遇困難的人。
我認為我們應該每天都問候彼此還好嗎,而不是一年問一次。這是我要強調的最重要的一點,我們必須經常溝通對話,來破除刻板成見;同時知道,它並不會讓您變得軟弱。
我患有臨床憂鬱症,但這並不讓我變得軟弱。我仍是原來的我。我仍然努力追求表現。但我們也必須體認,如果有些期望無法達成,其實沒有關係的;因此,我們必須先將這些對話正常化,來去除負面標籤。
本文討論心理疾病,請與值得信賴的人員交談尋求支持,或撥打求助熱線可能對您有幫助。對於澳洲的居民,支援資訊請瀏覽 R U OK? 網站。 如果您擔心自身或他人的安全,請立即撥打警察局(澳洲 000)尋求即時協助。